深圳设计师“活化”岭南民艺香云纱!自创品牌获重磅时装设计金奖

距离钢铁丛生的深圳“主动脉”——深南大道仅2公里,有一处远离尘嚣的所在。

耳闻风雨声,却无车马喧。空气中弥散着古雅的熏香、清淡的茶果香和衣香,四周点缀字画及主人收藏的茶盏。最大的开间一角,立着一棵盛大的无叶树,枝干遒劲,如古画一般。

于此地安居的德玺见萩,宛若深圳这座新晋设计之都的“隐世高人”。今年4月举办的“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颁奖礼上,这个成立不久、并未铺开销售的本土服装品牌锋芒初绽,在2500多件作品中独揽“时尚设计类金奖”。由时装设计大师西蒙·柯林斯(Simon Collins)领衔的专业评审团点出,它用古老的面料,传递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东方气质,“把握住了传统美学与时尚设计之间的分寸感”。同月开幕的“2019设计北京‘经典映像’——时尚特邀展”中,该品牌又摘得“最具商业价值奖”和“最具人气奖”,引来更多探寻的目光。

邢莉莉。

在德玺见萩的工作室内,南都记者见到了它的创始人,一袭红云纱衫、短发、红唇的邢莉莉。4年前,这位学经济出身的服装行业高管辞掉工作,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,却并没有追逐某种商机,也未反复推演过盈利模式。促使她迈出这一步的,仅仅是一种被骤然点醒的使命感——她要挽救香云纱,这一岭南特有的传统织物免于衰颓。其后的一切,如果用她的话来说,也许就是“直心”结善缘。

我们的走访不只为了复盘,在“国风回潮”的当下,这个年轻的时装设计品牌怎样突围而出;更想要获知,它何以将一项古老民艺作为创意的原点及核心,向世界交出了与众不同的答卷。

初遇

故事要从2007年,一次惊艳的相逢说起。

那年夏天,从事品牌推广工作的邢莉莉接到任务,要陪同法国电视记者拍摄香云纱的染制过程。

一行人按照通知,于凌晨3点抵达位于广东顺德的一间作坊。“什么手工艺这么神秘,还要摸黑去完成?”在来的路上,邢莉莉很是不解。

但当她们借着幽微的月光,远远望见一道河网、几株果树,立刻被眼前这幅开阔的场景攫住了。有人撑着小船,将此地独有的、如黑陶般细腻的河泥卸在岸上,棚中打了赤膊的师傅们便告开工了。他们挥舞着巨大的笔刷,以一种默契的律动蘸取乌泥,将其均匀地覆着于坯布正面,而后合力擎住沉沉的“长卷”奔跑,运送至河塘边。静置之后,由另一群工人以河面最上层的水花濯洗,最后摊平在短草地上。如此循环,棚内星星点点的灯光逐渐被天光替代,汗滴簌簌滚落他们结实的脊背,融于河水或泥水。“这简直是天地之间的一个大剧场!”邢莉莉深受感动。破晓时分,这道须避光完成的“过乌”工序即告结束,可工人们的“月下舞蹈”,从此印刻在了她的心里。

香云纱的染料之一是生长在岭南深林里的薯莨。

2008年,“香云纱染整技艺”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邢莉莉也参与其中。她了解到,原来“过乌”仅仅是生产这种面料的14种工艺、36道工序之一。在涂泥之前,一匹纯白的丝绸坯布已经被原生于岭南深林中的草药“薯莨”榨成的汁水浸染数十遍(也因此,香云纱又名“莨绸”,“莨”音同“良”),并历经水煮、烈日暴晒,按制衣需要变成浓度不等的棕褐色;而在“过乌”之后,河泥中的矿物质将与薯莨中的单宁发生化学反应,使得布料的一面呈现出与皮料相似的黑亮质感,经久耐穿,甚至越陈越有光泽。

香云纱要经过反复的染煮。
须避光完成的“过乌”工序。

邢莉莉发觉,香云纱的制造过程,既是人力的精妙协同,又有自然与季候的参与,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俱足”;机器难以替代的繁复手艺,加之不可控的自然条件,赋予了每一寸布料独一无二的“个性”,成品的深浅和斑纹,或许正对应着晒莨场上的一片停云或几滴落雨。她为这种面料所蕴含的玄机深深着迷。

转眼到了2015年。因艺术家朱哲琴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“中国亲善大使”的身份推进“看见民艺”计划,身为好友的邢莉莉又重回顺德,陪同朱哲琴来到那个带给她最初震撼的作坊。没想到,真正的工人们的劳作早已无存,只剩一些片段式的表演供游客欣赏。另一间晒莨场的场主向她们直言,香云纱这种曾在明清时期远销海外、在百年前深得名门闺秀青眼的贵重面料,如今由于设计的乏味,市场极度萎缩。靠匠人心手传承的独特工艺,也许很快就有断绝之虞。

一番话听得两人心情沉重。而后朱哲琴忽然问:“你这样热爱香云纱,为什么不自己做个品牌去推广呢?”邢莉莉才意识到,此前自己竟然从未考虑过这种可能。好友的一句话如同“机缘”,照见了她心底的渴望。

2015年底,邢莉莉注册了“德玺见萩”,并于2016年后开始组建团队。初创团队小到只有两三个人,可她的目标很大:要通过设计推动香云纱在当代的活化再生,并通过打造一个具有东方美学气韵的时装领军品牌,将这项古老而珍贵的民间手工艺推向国际,让更多人看见它、认知它、享用它,最终传承它。

求解

或许在外人眼中,于为人母的年纪辞掉高薪又体面的工作,到一个新战场从头开始,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。但对于绝大多数创作者,只要能找到属于自己的“终生课题”,无论多艰难,也只会自叹幸运。决定为了香云纱而创业之后,邢莉莉常有这样的感受:“我现在所做的一切,我的生命,我的生活,我的事业……所有都是融在一起的。这个事情,就是我。”

她很明白自己要什么。为这个新创的品牌命名,便是这个目标的具象化。

德玺见萩的设计。

“德玺见萩”,对很多人来说,这个名字如同密码,特别是现代汉语中不太常见的“萩”字。邢莉莉笑着说:“有的人会念成‘荻’(音同“迪”),也有人会写成‘秋’。”它的本意,是野生的蒿类植物,蕴含着自由向上的态度和能量。“见萩”,则是用心去知觉这种自然生息之美。至于冠在最前的“德玺”,代表的是以德为先、信守承诺——当然,首先是信守对自己的承诺。

邢莉莉喜欢的设计有其随性的一面。比如2016年底,德玺见萩推出的第一个系列《树生萩长》中,有一条连衣裙的印花,就是深南大道上一段被风刮落的枝条。她们路过时觉得它很美,便顺手从地上拾起,带回工作室留下了它的剪影。

德玺见萩的设计。

采撷自然的美,对邢莉莉而言并不困难。她回溯说,自己的童年生活在辽阔的东北平原,门前有小溪,门后有小山,夜晚可以和家人一起数星星,这养成了她足够敏锐的美觉。

除了这样的“妙手偶得”,团队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香云纱作为母题,用极简的元素达成东方美学精髓与当代服饰哲学的交融。它考验的不只是专业技能,更是理解力。邢莉莉这样告诉她手下以“80后”和“90后”为主的设计团队:“要首先回到根本去、回到传统去,理解哪些是好的,再把它们放到当代和国际化的视野中,形成一种完整的构思,而不是对某些设计元素的刻意罗列。”

平衡的达成常常仰赖细节的处理,比如在足够实穿、舒适、国际化的廓形基础上,加入汉服式样的交领、异色领缘或腰带,也不避讳堪称“中国风定式”的盘扣、刺绣等。关键还是在于分寸的拿捏。邢莉莉说:“德玺见萩其实也是一直在尝试和摸索,比如最开始可能会稍微保守一点,后面可能会用更国际化的方式去体现……花了很多精力,在收放之间不断调整。”

德玺见萩的设计。

整个团队对于“东方美学精髓”的理解,也是在这种调适中逐渐趋同和深化。邢莉莉目前对此的答案是:内敛、含蓄、自在、人文……她不赞同市面上的一些商家将中式的“自在”翻译成“宽衣博带”的做法,而认为:“自在并不等于放纵自己;真正到了这个状态的人,往往是自律的,是很讲究的。”

立美

在很多层面上,德玺见萩和它的主要创作媒材——香云纱,有着颇为切近的特质。譬如新制成的香云纱通常需要窖藏1-3年,才能用来裁衣造物;而邢莉莉及其团队在深圳的勃勃“动脉”之上埋首数年,才找到了令自己首肯的“东方性”与当代审美的平衡。又如,香云纱的低调和华贵,并非人人都能驾驭,而德玺见萩的设计风格也显然对它的主顾抱有期待,至少如邢莉莉所言:“它不挑人,而是挑人的状态。”

如今德玺见萩的骨干团队已扩充到了20余人,但仍然没有进驻大型商场和流量最高的那些网络平台,而是以工作室为展间,维持着几近于“私享”的营业模式。不过,团队也并非孤芳自赏。他们在当代各个活跃的人文艺术领域中寻找同道,通过跨界合作来为自身蓄能:与中国杯帆船赛共同推出《郑和古航海图》系列,为“银熊奖”艺术电影《长江图》、纯手绘油画电影《至爱梵高》设计衍生周边……与故宫的合作计划也在接洽中。

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不限于时装品牌,而是一个艺术人文主体,有着树立当代中国人文风尚的愿景,希望通过组织雅宴、踏春、插花、聆乐、鉴赏诗词等活动,将自然、自在的生活方式带回到当下。

今年4月,德玺见萩的设计作品获得“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时尚设计类唯一金奖。

今年4月参评“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,是德玺见萩第一次成体系地向世界展现自身的美学旨趣。他们选送的设计作品特意继承了最初的系列《树生萩长》的名字,意在向过去的时间和所在的城市交一份答卷。最终被评审团授予分量极重的金奖,于邢莉莉而言是不期而然。她说:“很感恩我们到了一个重新‘立美’的时代,荣幸的是我也参与其中,并且做到了一点事情。”

今年4月,“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颁奖礼上,德玺见萩的RUNWAY。

邢莉莉与香云纱的故事还在持续。她将“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的奖金同时投入于香云纱传统工艺的保护、生产流程的优化和面料的创新拓展,与非遗传承人们共同研发新的香云纱品类,在坯底的花纹、绸面的色彩、布料的质感上,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选择。她说:“我们要保持最顶级的香云纱的品质,也想做得最当代、最国际化,让世界知道中国既有特别好的面料,也有好的设计。”

至于她自己?邢莉莉愿意送给自己这样一句话:“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。”创业也是她的修行,她的目标没变过,要成为更美好的人、更有能量的人。

采写:南都记者 侯婧婧(受访者供图)

深圳设计师“活化”岭南民艺香云纱!自创品牌获重磅时装设计金奖
  • 马国明承认有计划迎娶汤洛雯,与黄心颖已无联系,婚后不会丁克

    关于马国明和汤洛雯的婚讯频繁惹来猜测,10月12日,媒体报道,马国明接受采访时坦言媒体想在50岁前成家立业,并表示已经和汤洛雯聊过婚姻话题,视对方为结婚对象,无疑证实了喜讯已在不远处。说起两人的感情,马国明承认有计划迎娶汤洛雯,与黄心颖已无联系,婚后不会丁克

  • 结婚十年夫妻俩的相处模式像室友,刘若英结婚为的是什么?

    在阅读此文之前,辛苦点击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刘若英,一个四十二岁结婚的女人,带着自己坚定的原则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尽管在人们看来,她的决定结婚十年夫妻俩的相处模式像室友,刘若英结婚为的是什么?